风光秀美的江南小城、200平方米的大房子、上下班十多分钟的车程、时不时可以去父母家蹭饭……前不久的同学聚会上,老同学描述的生活状态,让李女士艳羡不已。 `C|M[LIN
m*$#)qc6
在北京奔波打拼的李女士,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。能在人才济济的首都谋得一席之地,也曾让她的同学和朋友非常羡慕。 :'Qn;X,
6R[pEb
而现在,李女士却不知道当年的选择是错是对。职场上激烈的竞争,每天花费三四个小时奔波几十公里去上班、为孩子上学支付的高额择校费,还有北京举国皆知的高房价……这一切,都是她每天睁开眼睛就要面对的“麻烦事儿”。 %z]2Aby4
:]M]j-T^x
大城市繁华却“居不易”;小地方安逸,可又单调。选择大都市的紧张刺激还是中小城市的平静闲适?李女士的纠结是摆在许多应届毕业生面前的现实问题。 hb3IuVg
I,A%1f|Fg
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,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“回流”潮,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。 h?R/K_'Y
yT[>;6ms?
不同的统计资料都表明,“京、沪、穗、深”曾一度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,大连、厦门等二线沿海发达城市次之。如今,在大城市生活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却使“事情正在起变化”: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“唯大城市是从”的就业观念,并且反其道而行之——回流中小城市。 P2j't:@3Z;
LxNv'
2009年,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网络对全国31个省、区、市的7761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,34.2%的人就业首选省会城市或发达的地级市,其次是普通地级市(26.4%),而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则降到了第三位,约为24.7%。 wQsCz4
\wNY|gE0
当光荣与梦想遭遇冷峻现实 u,|9;osw
'3~WPZL(b7
燕山大学汉语言专业2010届毕业生周颖现在北京一边实习一边奔波于各个招聘会,几周下来,感觉今年北京市各单位招聘意愿不强,相对竞争也更激烈,她表示不排除去较大的二线城市发展的可能,“感觉竞争会小一些,成功几率也大点。” 3cih#<1
gsd%A\Ps
“我为自己当初放弃大城市感到庆幸。”2009年国庆前夕,拿到新房门钥匙的那一天,李洪涛心里踏实而欣慰。 &~
YM7+
dF$aO!
在青岛理工大学读书期间,和所有同龄人一样,李洪涛也一直有个大城市梦,他早早就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方向:北上去首都。“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,北京作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,IT行业人才需求大,肯定有我的用武之地。”当时的李洪涛踌躇满志。 |JOqp< |